文学锋 | 《模态逻辑教程》

教材简介
《模态逻辑教程》是在给中山大学逻辑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《模态逻辑》课程的课程讲义基础上撰写的教材。该教材分为四部分:第1部分介绍集合论基础、命题逻辑和一阶逻辑基础;第2部分介绍命题模态逻辑的形式语义、公理系统与表列系统;第3部分介绍模态逻辑的模型论,包括模态表达力与不变性理论、模态对应与可定义性理论、有穷模型理论,以及使用范围更广的邻域语义和代数语义;第4部分介绍一阶模态逻辑的几种语义和系统。
该教材是一本难度和内容介于初阶和高阶之间的中阶教材。适合那些对现代逻辑有一定了解,熟悉集合论语言,并希望进一步在其工作领域(如逻辑学、数学、哲学、语言学、计算机科学)掌握、运用和发展模态逻辑的学习者和研究者。特别的,希望阅读更高阶模态逻辑教材的读者可以将该教材作为起点或跳板。
该教材有以下几个特色:1. 以逻辑后承为核心,讨论了逻辑的一般概念与方法;2. 介绍了一些在形式语义学中经常出现的非标准模态语义,并讨论了其与标准关系语义之间的联系;3. 将相对更难理解和掌握的模型论部分放在了进阶部分,不至于一开始门槛过高;4. 既包含命题模态逻辑又包含一阶模态逻辑,既包含证明论又包含模型论,既包含关系语义,又包含邻域语义和代数语义,是覆盖范围相对较广的一本模态逻辑教材。最后,该教材还指出了模态逻辑中易犯的几个错误。目前北京大学等高校已将该教材列为相关课程的参考教材。
该教材对某些英文术语的翻译并未采用通行译法。例如,bisimilar和bisimulation的流行译法均为互模拟。为区分起见,该教材将二者分别翻译为双仿和双模拟。另外,该教材的主题索引给出了所有中译术语对应的英文原文,以便读者对照理解和查阅。
作者简介
文学锋,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教授,中山大学逻辑学博士,2014-201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。2009年起在中山大学讲授《语言逻辑》、《非经典逻辑》、《计算语言学》、《模态逻辑》、《逻辑哲学》、《逻辑与社会选择》、《逻辑学导论》、《现代逻辑通识》等课程。在Synthese、Studia Logica、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、《逻辑学研究》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出版专著1部,教材1部,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。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。研究领域:非经典逻辑、形式语义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