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古典學大會成果展|何楊校注《公孫龍子集解》
《公孫龍子集解》
陳柱 著
何楊 校注
ISBN:9787522735726
定價:66.00元
校注前言(节选)
《公孫龍子》一書,明代以前少有校注,唐代賈大隱、陳嗣古各有注,然此二注是否存世,早已不明。其後有所謂的宋謝希深注,爲傳世最早注本。然是否謝注,亦存争議。明清時期,方多校釋者。民國時期,研究和校釋者日益增多,國學巨擘陳柱(1890-1944)於1936年撰成的《公孫龍子集解》,便是當時的一部代表作。
《公孫龍子集解》以明《道藏》本爲底本,匯集諸本與諸家校釋(如陳仁錫、傅山、辛從益、嚴可均、錢熙祚、陳澧、俞樾、孫詒讓、章太炎、章士釗、胡適、王琯、金受申、錢基博、譚戒甫、伍非百等),較爲全面地反映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及以前的研究成果。除校釋《公孫龍子》六篇外,該書還廣泛搜集整理公孫龍子其人其書的相關資料(置於卷首,包括《事略》《考證》《學平上》《學平下》和《書考》),對於研究《公孫龍子》頗有裨益。
在陳柱所輯諸家中,有三點值得注意。
其一,對於所謂的謝希深注,陳柱持懷疑態度,改稱“舊注”。
其二,辛從益《公孫龍子注》是除舊注外,目前所見最早的完整注本,然而陳柱之前的研究者多未注意,陳柱則既引辛注,又用作參校本,對此書大加推崇。
其三,陳柱關注《公孫龍子》研究的最新進展。如錢基博《名家五種校讀記》、譚戒甫《形名發微》、伍非百《公孫龍子發微》都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新作。
《公孫龍子集解》初由(上海)商務印書館於1937年出版,其後未見修訂,其單行本另有臺灣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。此外,多影印收録於各種叢書中,如《民國叢書》(第五編)(上海書店1996年版),林慶彰主編的《民國時期哲學思想叢書》(第一編)(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10年版),方勇編纂的《子藏·名家部·公孫龍子卷(附惠子)》(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版),吕變庭、姜錫東、王曉龍主編的《燕趙優秀傳統科技文化典籍萃編·先秦卷》(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0年版)等。
本書校注以1937年商務印書館本爲底本,並按照“經典與解釋”叢書體例,將繁體竪排改爲繁體横排,施加現代標點,對疑難字詞、人名、書名、引文出處等進行注釋。爲適應現代排版和閲讀的需要,版式方面略做了調整。如長段引文一般改爲“獨立引文”格式(大量連續引文除外),用仿宋字,酌情再分段,集解前的《公孫龍子》正文用黑體字並加粗,等等。注釋較短者采用隨文夾注,並添加圓括號“()”,字體比正文小一號。對於原書自注,字體比正文小一號;若自注帶圓括號,則將圓括號改爲六角括號〔〕。較長注釋和校記則用當頁脚注。若僅爲筆畫稍有出入之明顯錯誤,如“荀子”誤作“苟子”、“三國志”誤作“二國志”,則徑改。對於原書中的異體字,一般保持原樣;但前後混用的異體字,則統一爲規範字,如“攷”改爲“考”、“註”改爲“注”,等等。舊字形則徑改爲新字形。
關於陳柱所引文獻版本,在卷首《書考》中,對辛從益、陳澧、王琯、金受申、錢基博、譚戒甫、伍非百等人的《公孫龍子》注本有版本説明。其中,伍非百《公孫龍子發微》爲未定稿本,今無法尋得原文,本書整理時主要以陳柱所引爲準,遇有疑惑之處和明顯錯誤,則參照1949年南充西山書院本、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整理修訂本以及相關文獻進行校勘,並出校記説明。至於陳柱所引其他文獻,均取原書對校。由於不少文獻存有多個版本,難以確定陳柱所用版本,如果陳柱所引略有差異,但不影響文意,則不作校改;遇有明顯錯誤,則據以校正,並出校記説明。
何楊
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
2023年6月20日
内容簡介:
《公孫龍子集解》,凡七卷。該書以明《道藏》六篇本《公孫龍子》爲底本,匯集諸本與諸家校釋,並附以己見。除校釋《公孫龍子》六篇外,該書還廣泛搜集整理公孫龍子其人其學和《公孫龍子》其書的相關資料,以專題形式置於卷首,對於研究《公孫龍子》頗有裨益。該書較爲全面地反映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之前的《公孫龍子》研究成果,是整理《公孫龍子》的一部力作。